北京今年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 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贾珺)为更好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北京支持经营主体纾困解难,今年经营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主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在2023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开展信用提升行动,多措并举助力经营主体增信、信用修复提质,北京全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今年经营据了解,主体今年以来,开展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信用修复对18.1万户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北京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畅通线上线下修复双渠道,今年经营对于能够通过信息系统查询的主体,无须提交证明材料,开展简化信用修复材料。信用修复全面压缩信用修复时限。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探索推进“在线申请+数据核查”的修复方式,实现信用修复“网上办、零见面”,助力经营主体重塑良好信用。2023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已为2.67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了信用修复,其中,通过线上途径为经营主体节约“跑腿”时间3100小时。同时,开展多平台行政处罚信息联动修复机制,建立“多口受理、协同处理、一次办成”机制,经营主体可实现“一次申请,同步撤下”,今年以来,已通过数据共享互认为10112家企业修复了行政处罚公示信息。
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失信处置由事后惩戒向事前预防延伸,在年报公示、信用惩戒、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环节,对信用风险较高的经营主体发布信用风险提示和指导。
设置信用惩戒“缓冲期”,对于首次未按时报送年度报告的经营主体,符合条件的不予执行有关信用惩戒措施或实施相关行政处罚,对因受灾情影响暂时失联的经营主体,可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截至目前,对18.1万户经营主体暂缓实施信用惩戒措施,10285户经营主体在缓冲期内主动进行了报送,避免信用受损。
实施公示信息抽查容错,对公示信息抽查中发现经营主体一般状态信息有误,或重要信息存在非主观故意明显错误的,未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允许修改,鼓励经营主体开展即时信息自我纠错,今年已有693户次主体主动自我纠错。
责任编辑:赵英男
相关文章
- 安图县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谋划项目,强化项目储备,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依托产业链引进项目,提升项目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点击此链接2025-05-12
- 象牙雕刻的微型算盘海南藏家收藏的花梨木算盘。海南日报记者张杰摄今天,算盘作为一种大众常用的计算器具渐渐走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数学教育和智力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则是方兴未艾。更多的时候,人们很少会接触到算2025-05-12
- 进入12月,化工品期货走势强劲,供应压力较大的天然橡胶,也在季节性因素以及收储政策的配合下,于18800元/吨一线成功企稳并反弹。由于外围宏观无明显利空,橡胶基本面维持弱平衡,全乳胶收购政策落地之后,2025-05-12
- 2011年被批捕的中式快餐真功夫创始人蔡达标经济犯罪案昨天一审宣判,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认定蔡达标职务侵占和挪用资金两项罪名成立,判处其有期徒刑14年,没收个人财产100万元。记者昨天从真功夫方面证实2025-05-12
- 宿松融媒讯1月15日上午,安庆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嘉及有关科室负责同志到宿松县督查残疾人证到期换证工作,县残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督查组通过召开座谈会、查阅资料、上门入户等形式,认真听取了当前我县2025-05-12
- 四家中管保险企业——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9日联合向全行业发出《为民诚信优质服务,倡导践行优良行风》倡议书,号召共同行动,以身作则,规范自律,力争推2025-05-12
最新评论